首页 > 廉政要闻 > 中央 正文

深度关注丨村里又有新变化

稿件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8-18 10:08:00 | 打印 | 字号:TT
分享至:

  “看到来信,想起4年前的嘎拉村之行,漂亮整洁的村庄、热情淳朴的村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得知这几年村里又有新变化,乡亲们的收入增加了,为你们高兴。”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村民回信,勉励他们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农村考察,走进田间地头与干部群众话农事、聊发展,始终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从雪域高原的嘎拉村到贵州遵义的花茂村,从武陵山区的华溪村到五指山下的毛纳村,情之所系,心之所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指引的前进方向,“村里又有新变化”的故事不断书写。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跟着党走会幸福,新时代山乡巨变,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嘎拉村,因山野桃花闻名。村里生长着1200多株野生桃树,树龄最长的有600多年。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嘎拉村考察时说:“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福利,送给你们一个桃花源啊。”

  以前,村民守着“桃花源”不知道如何致富,野桃树经常被砍来当柴火烧饭、取暖。由于生产模式单一、粗放,不仅村民生活水平低,而且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发。近年来,得益于党的兴边富民好政策,当地一边引导群众封山禁伐,保护雪域的自然美景,一边科学规划管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嘎拉村连续多年成为林芝桃花节的主办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通过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建设农业综合体等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延伸发展采摘园和油菜花观赏项目。

  如今,村里的道路更宽了、景色更美了、人气更旺了,村民的腰包更鼓,生活蒸蒸日上。依托“桃花经济”,嘎拉村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202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40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700万元,人均收入达4.12万元。

  “大家在信里说得好,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总书记回信里的话语生动诠释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也揭示出深刻道理: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管农村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抓农村党支部、建强战斗堡垒,取得明显成效。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考察时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十年来,花茂村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探索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4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年前实现翻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

  提起花茂村的发展密码,曾任花茂村党总支书记的彭龙芬特意说到了“治理有效组织强”,这些年,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增强,通过健全组织体系、人才队伍体系、服务体系,有效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上级党组织带动下,我们构建起了镇党委领导,村党组织引领,村民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群团组织有效参与的组织体系,探索‘1名村干部联系10名党员、1名党员联系10户群众’等工作机制,打造坚强基层战斗堡垒。”彭龙芬说,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花茂村还建立干群月月见面会、民事代办等联系服务机制,通过组织议事会等方式,及时搜集群众所需所想所盼,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党组织的服务能力,“曾经的治理低效、人员外流、资源闲置、产业凋敝等问题不见了,村里的环境、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乡村振兴靠产业,各展其长谋发展,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特色产业作出重要指示: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勉励当地干部群众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把蔬菜种植这个富民产业进一步做好,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强调,要加强品种保护和培育,优化种植方式,创新营销模式,把这个特色产业做得更大,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强调,村级党组织要发挥火车头作用,带领乡亲们做好“海”的文章,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今年4月14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的村民们又如约迎来了激动人心的一天——村集体分红大会。连续举行了7年的分红大会,让村民持续分享到了村里发展的喜悦,也更深切感受到了那句“产业选准了没有?”的分量。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从北京出发,乘飞机、转火车、换汽车,历经7个小时来到华溪村考察。当时,华溪村决定发展黄精产业,这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草本中药材。

  村里第一批种下的黄精已经从地里探出了头。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地问:“产业选准了没有?”华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祥生坚定回答:“选准了!”说这话时,他心里也是有底的:村集体把黄精返包给村民,村民每月都有管护费,黄精卖后还有20%分红;黄精能直接售卖,还能加工成黄精果脯、黄精面条、黄精茶等特色产品,持续带动村民增收。

  如今,黄精成为当地百姓们兜里的“黄金”。黄精种植面积扩大至860亩,开发中益黄精舒甘水、黄精蜜片等新产品,累计开发黄精系列产品12款。全村形成了黄精、黄桃、木瓜、中蜂等四大产业。2024年,全村人均收入26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16万元,分别比2019年增长91%、90%。

  我国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必须立足当地土壤、水文、气候等条件,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各地要各展其长,走适合自己的振兴道路。

  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茶叶产业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全村种茶总面积近3000亩,茶叶种植面积约占全乡23%。2024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6万元,同比增长8.01%。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毛纳村考察时,勉励村民把茶叶经营好,把日子过得更红火。近年来,当地牢记殷切嘱托,突出抓好茶叶“普查、纯种、扩种、增量”和茶园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有力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小而美”高质量发展之路。

  “开展茶园无化肥无农药生态环保试点,通过生态化管理实现茶叶价值增值,大力推行生态立体循环农业模式,建成毛纳‘空中岭’等一批标准化茶园,打造茶旅融合生态农业特色基地。”毛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有寿介绍,除此之外,该村还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提升项目,策划推出一系列文旅活动,发展“吃住游购娱”全链条乡村旅游,仅2025年上半年毛纳村已接待游客13.61万人次,同比增长29.37%,实现旅游收入680.53万元,同比增长29.37%。

  近几年,小木耳变成大产业,小黄花长成致富花。花牛苹果、高州荔枝、中益黄精、毛纳茶叶……大江南北,广袤乡村,一个个“土特产”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成为众多乡村富民增收的靓丽名片。

  民生福祉总关情,牢记职责担使命,以有力监督为群众排忧解难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民生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的牵挂,在华溪村实地了解脱贫攻坚进展情况,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有没有真正落地;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抓住“一老一小”这个重点,更加精准有效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指出,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时刻记挂着大家的安危冷暖,也希望乡亲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系统性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更加精准有效为群众排忧解难。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考察调研,了解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如今,李祖村已经成为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的“国际文化创客村”,村民人均年收入6.6万元。

  作为村集体经济重要来源之一,李祖村在2018年就成立了强村公司。曾经,公司专业性不强、财务管理不规范、审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逐渐显现,制约着李祖村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李祖村村级合同存在内容模糊、主体不明确、条款不明、期限违规等问题。”义乌市后宅街道纪工委副书记樊金山介绍,此类合同容易引发纠纷和廉政风险。

  变化发生在2024年7月,义乌市纪委监委在归纳共性问题的基础上,联合市农业农村局上线强村公司一体化管理平台。平台对全市强村公司成立、采购、工程、财务、务工等常用事项进行流程和标准的重塑,并要求重点业务线上审批,以数字化手段解决监管难题。

  “村里山坡地100亩的租赁合同按规范重新签订好了,再也不会和之前一样,一签就是30年,违规了也不知道!”义乌市李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方豪龙表示,现在强村公司运行更规范了,村民信任度也提升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去年李祖村村口停车场项目的招投标等,全部通过强村公司一体化管理平台进行,当年即实现停车费收入16万元,为村集体带来了增收。”

  在遵义市播州区,该区纪检监察机关在全区开展“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排查整改,今年以来,发现并整改问题118个。区纪委监委围绕违规决策、私分收益、拖欠群众分红收益以及截留挪用、虚报冒领、贪污侵占村集体资金等问题深挖彻查,立案30人,党纪政务处分20人。

  在五指山市,针对毛纳村重大项目较多、资金量较大的实际情况,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围绕村级重点项目开展监督,聚焦项目资金安全、工程质量、干部作风效能等方面深入监督。随着项目的陆续完工,毛纳村旅游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民通过民俗表演、民宿和餐馆经营、农特产品销售等方式,不断拓宽家庭增收新路径,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薛鹏)

>>><<<


主管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同心县监察委员会  吴忠市同心县监察委员会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公网安备64030002250010号

    

备案号: 宁ICP备20000862号-1

    

地址: 同心县行政中心